MPC8309 NAND Flash启动

之前我做了MPC8309+K9F5608U0D (16MB)的启动。一直想把移植过程写出来,后来耽搁了也没写。正好这次公司定MPC8309 CPU方案准备采用K9F2G08U0C(256MB)。移植完后就有了下面的文章。 前景提要 之前移植K9F5608U0C的时候可谓复杂。我们最早焊的是64M的K9F1208U0C,但是Freescale的Code Warrior上只有K9F5608U0D的选项。本着Dev的考虑,我认为1208和5608仅仅在与前者比后者多了几个Block,产品ID不一样,于是我试着改了一下Code Warrior的FPDeviceConfig.xml。 结果惊奇的发现在FPDeviceConfig.xml文件中,K9F5608U0D的manufacturerid是35,id是75。这个不合道理啊。如果按照Freescale的CWFLASHPROWP.pdf上所述,SamSung的manufacturerid应该是EC,id应该是75。于是我把manufacturerid和id来回调换,都不成。于是我直接直接换了一片K9F5608U0D,又找FAE要了他机器上面的K9F5608x0D.elf和K9F5608x0D_utility.elf。终于可以用CW烧写NAND Flash了。 移植K9F2G08SU0C 有了上次的经验,我试了一下CW自带的K9F2G08X0A。结果很悲剧,还是无法操作FLASH,我看了看它的manufacturerid和id,分别被设置成23和EC。还是猜不透。 我又翻读了AN3859.pdf文档,AN3859上说:"Samsung uses its own algorithm for flash programming, not compatible with other vendors"。如果本身自带的elf不行的话只有自己编写适合自己所用芯片的algorithem文件了。于是我找到了CW目录下的NAND Flash例程。而他的例程针对的是MPC8360和K9NBG08U5M,NAND Flash和我目前所用差距太大,直接在CPU上仿真发现老是进入取指异常。而查看它的源码有了点新发现。它的getFlashID实现中: [crayon-68014f507958c576109558/] 看起来manufacturerid取的是第3个字节,id取的是第二个字节,于是我有来回倒腾manufacturerid和id。最终一无所获。 实在没有办法,我在Freescale的论坛上发了帖子。同时我试图先通过NOR Flash启动,然后在u-boot下将编好的U-boot下载到NAND…

Freescale MPC8309调试

10/09/2011 第一步是连接仿真器。 打开ltib默认的MPC8309配置,修改 DDR大小为128M NOR Flash为8bit OK,连接上仿真器,仿真器居然没有8309的选项,郁闷,下载了8309的补丁包,EPPC_8.8_830X_b101126.exe。安装,可以选择8309了。又在freescale上瞄了一下,CW8.8.5的patch可以支持win7,这是个好消息,因为之前都是在虚拟机用的,贼不方便。安装好patch,在按照说明装好了驱动,又拿8315的板子连了一下,通过。 好的,连上8309,擦写Flash,显示”连接失败”。新建一个8309的工程,点击Debug->connect,显示无法复位CPU或者无法将CPU置于DEBUG模式,看来是CPU没有正常工作。 郁闷了,检查8309配置,复位配置字为1100,没问题;JTAG设计也没问题;复位没问题;晶振也没问题。最后发现PCI_SYNC_IN没有和PCI_SYNC_OUT连接,导致CPU没有时钟。还好PCI_SYNC_IN通过一个下拉电阻引了出来,不然这个板子就废掉了。 将33M时钟飞到PCI_SYNC_IN上,在次连接一下,成功!擦除Flash,成功!校验Flash,不对。到底是没擦除还是校验错呢?还好Flash上Busy信号接了灯,在擦一下,发现灯亮了,所以应该是校验错误。因为8309和8315是一样的,将8309的NOR Flash配置改成与8315一样。校验成功! 接着烧写u-boot,改为NOR Flash启动,串口显示启动信息,但是出现”Error in I2C Direction reg read”,搜索u-boot源码,原来freescale公版会先读一个EEPROM。注释掉。 这次显示了”Not a microcode”,然后就在打印NET:后停掉了。跟踪了代码,发现是在初始化QE的UEC的时候执行初始化TX&RX的时候一直没有等到命令执行完成。会不会和”Not a microcode”有关呢。查看源码发现这个是因为u-boot给QE下载微代码的时候打印的,因为我的u-boot是没有这个微代码的。但是后面程序有设置启动微码指令,注释掉。发现还是这个问题。 10/10/2011 难道是QE输入时钟的问题,我们接的是33M的,6倍频到198M。公版是25M,8倍频到200M。而MII的时钟是25M。 换成25M时钟,修改QE PLL倍频,发现还是一样。 会不会是8309必须需要一个微码呢?google、看QE的手册,没有什么可用的资料。在次检索ltib,突然在tools_8309som下面的nor_flashing目录下面发现一个好东西”iram_mpc8309_r1.bin”。哈哈,找到了。用USB TAP烧写到指定位置。”=>”提示符有了。ping了一下地址。发现没有读到PHY ID。…